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公约进程
中国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举行吹风会谈相关立场
      2007年12月20日,应外交部外国记者新闻中心邀请,中国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于庆泰大使就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有关情况及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相关立场为外国驻华记者举行背景吹风会。新闻司参赞洪磊主持吹风会。

      于大使首先介绍了刚刚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有关情况。他说,此次会议开得很好,也很激烈,取得了预期效果。与会各方最终就巴厘路线图达成了一致,对今后两年的工作也做出了计划。中方认为会议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巴厘路线图达成了一致。路线图为国际社会今后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指明了方向。

      二、整个会议过程坚持了公约和议定书的双轨谈判进程,设立了两个重要工作组,平行进行谈判,目标时间都是在2009年。其中一个工作组就是要认真研究如何切实加强公约的实施。

      三、与会各方都重新确认了公约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同时重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个原则是国际社会在制定公约时候达成的一项重要共识,也构成了国际社会在这方面进行国际合作的基础。这次巴厘岛会议维护了今后就气候变化问题展开国际合作的基础。

      四、确保了美国在公约实施过程中的参与,将美国纳入了有关的国际合作当中。美国没有接受《京都议定书》,但它是《框架公约》的缔约方,无论是从排放量、经济实力、还是科技水平看,美国都是这方面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成员。有美国的参加,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会更加完整、有效。

      从以上几个方面看,会议取得了成功,中国代表团对会议的评价是积极的。同时我们认为,制定路线图仅仅是起点,与会各方对今后应该如何展开合作仍存在不同看法,大量问题还需要在今后两年双轨制的谈判过程中,继续进行沟通和磋商,大量的实质性工作还要靠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争取按照会议确定的目标就相关的问题达成协议。所以我们认为路线图的制定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为了确保会议作出的双轨制的安排能够取得成功,中国政府的立场是,继续呼吁发达国家,第一,要在今后两年谈判过程中,展示自己的诚意,承诺在2012年以后继续率先减少排放。第二,发达国家应该按照公约规定的原则和义务,向发展中国家切实提供资金、技术转让方面的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有能力更加积极、有效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努力。中国代表团在会议期间发挥了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为路线图的制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今后两年谈判过程中,中国政府还将一如既往地本着对本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积极、建设性的态度参加有关谈判。同时,中国政府今后要继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详细论述了中国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他阐述的一些基本的指导原则和理念,会逐步地转化为中国政府的政策和措施,并且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得到实施。所以,我们一方面会积极参与国际谈判,另一方面我们要在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坚定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发展模式的转变。现在的一个重点就是,节能减排,提高能效,植树造林,提高环保意识。中国是一个大国,有13亿人口,如果把我们自己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做好,这就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

      现在请大家提问。

      问:据报道,巴厘岛会议上提出了一份包括具体数字的草案,但美国和中国拒绝接受,中国不接受该草案的原因是什么?

      于庆泰:这位记者的信息不是很准确。据我了解,当时,在谈判过程中,有一份草案文件的一个部分提到,公约附件一国家在2020年前要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减少25%-40%。这个措辞非常明确,它所适用的是发达国家的减排义务,欧洲国家表示接受,发展中国家,包括印度和中国,也是赞成的。因为确定这样一个义务,充分体现公约当中所阐述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体现了发达国家要继续率先大幅度减排的国际共识。在讨论过程中,表示对这个数字有困难的是美国代表团。美方看法是具体数字应该留在谈判来解决,而不能在谈判开始之前就对数字进行确定。最后,大家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在最后的文件里没有具体数字的表述,但是提到了为实现保护环境的共同愿望,国际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要积极应对,发达国家要履行自己率先减排的责任,发展中国家也要根据自己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得到资金和技术必要支持的前提下,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的贡献。这就是最后的大家一致同意的文件里的基本精神。

      问:在此次会议开始阶段,中国代表团的积极参与和建设性作用受到了广泛欢迎,但在会议最后阶段,中国代表对秘书处提出了相当强硬的批评,使得执行秘书“含泪离开会场”,并引起一些关切。这是否会影响到中国与秘书处的关系?

      于庆泰:我也看到了有关的报道,我个人很难相信中国代表团的发言使得执行秘书德波尔“含泪离开会场”的讲法。事实是在会议的最后阶段,秘书处在会议安排上出现一些问题,在77国集团和中国磋商的同时安排了全会,通过大家还在讨论的文件,这是不妥当的。中国代表团和其他代表团对这种安排提出批评也是很自然的,但中国代表团的批评并不是针对某人,而是要帮助秘书处把会议组织好。我们对秘书处所做的大量的有成效的工作,包括德波尔本人作为执行秘书在会议组织筹备方面所做的大量有益的工作,我们还是给予积极评价和赞赏的。

      问:鉴于各方面目前在达成协议上困难重重,中国期待明年的谈判取得怎样的进展?另外,明年美国政府要换届,中国是否认为这意味着将出现新的机会在2009年之前完成减排谈判?

      于庆泰:你讲得很对,最后的协议确实来之不易,因为任何一个由将近两百个国家一起讨论谈判,争取达成一个关于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议,都不可能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关系到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涉及到每个国家的切身利益,必然要协调平衡各国的利益和人类共同利益,必然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刚才我也讲到了,巴厘岛的会议成功所在,就是制定了路线图,来之不易,要予以充分的肯定。但也要看到,路线图只是开始,为今后两年做了规划,但大量工作需要这两年的艰苦谈判来完成。大家应继续本着对人类共同利益负责的态度认真地参与谈判,争取按照路线图的预期在2009年之前完成谈判。按照文件规定,明年此时召开的下一次缔约方会议要听取谈判进程报告。现在很难预测,一年后谈判进程会有哪些实质性的进展,但我们是抱有信心的,相信只要各方能够认真遵守《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各项原则和相关规定,认真履行自己承诺的义务,谈判就可以取得进展。至于明年美国政府换届,我不是美国方面的专家,很难就这个问题做出合情合理的判断,请大家谅解。但是美国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发达国家,无论从总体排放,还是人均排放来看,都是一个主要方面,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宏厚的资金,强大的经济实力,美国应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更积极、建设性的作用,为应对共同的挑战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是中方,也是世界是绝大多数国家非常真诚的愿望。

      问:中国在减少碳排放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比如在税收等方面?

      于庆泰:大家在中国工作,相信都会意识到中国政府在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越来越重视。正在通过种种措施和市场机制,鼓励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我不知道这位记者有没有阅读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这里面从各个领域、各个部门要采取哪些措施、要通过哪些政策法规,要在哪个时间段实现哪个目标,都有明确规定。中国现在重要的工作是节能减排,我们充分意识到中国的很多经济活动,从能源消耗和排放上,还需要做大量的事情。所以我们就把节能减排,提高能效作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要做的事情。比如,通过法规、市场机制、政府的投资引导等各种措施,达到节能减排、提高能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   

      问:在此次巴厘岛会议中,中国、印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产生了一些分歧,在今后的谈判中,中国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于庆泰:中国和印度都是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比较快,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也受人瞩目,但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和印度同属发展中国家阵营,都在“77国集团和中国”这个机制内发挥着自己建设性的作用。77国集团包含一百多个发展中国家成员,有各种不同的侧重和关切,是很自然的。但是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发展中国家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立场,就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我们面对的气候变化问题,其成因是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长期无节制的排放造成的恶果。发展中国家实际上是受害者,有共同的要求,造成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发达国家应该履行自己在公约中承担的义务,率先减排。在这些基本问题上发展中国家的立场是一致的。发展中国家群体中也有不同的情况,比如说,小岛屿发展中国家,他们生态环境脆弱,大多数经济不是很发达,但是因为气候变化导致的一个直接危险就是海平面上升。他们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所以他们对气候变化更加关切。再比如说,最不发达国家,他们一方面要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还有消除贫困发展经济的最优先任务。这些国家的特殊需求也得到了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理解和支持。我们也在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式加强与他们在这方面的合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原则立场是一致的,不存在中国、印度或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之间立场有什么大的分歧问题。具体问题上可能看法有差异,侧重点和角度可能不一样,但在基本的原则立场上,发展中国家的态度是高度一致的。

      问:澳大利亚新总理陆克文说他愿意在中美之间就气候变化问题搭建一座桥梁,帮助全球在减排问题上达成一致。您认为他的提议可行吗?他应当如何帮助中美达成一致?

      于庆泰:我们注意到澳大利亚新一届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采取的新立场,我们对此表示欢迎。我们期待澳大利亚今后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同时我认为,批准议定书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就要按议定书的要求和规定,切实履行自己的义务。我们期待澳大利亚新政府在这方面付出实际行动,我们也愿意同澳大利亚以及其他国家共同探讨进一步开展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应对。

      问:中国在上个五年计划没能实现环保方面的目标。中国在十一五计划期间在环保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于庆泰: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内容非常翔实。为便于大家了解中国政府的立场,我们准备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摘要,供大家参考,这份文件包括今后一个阶段,我们在能源、交通、农业、工业等方面准备做什么,希望你们能认真读一下。坦率地讲,这些指标是相当雄心勃勃的。比如说,我们要把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从18%提高到20%。虽然从数字上看只有两个百分点,但考虑到中国的土地面积,两个百分点是很大的面积。但我们有信心,中国政府既然制定了这个目标,而且提出了实现这个目标的时限,我们就会全力以赴。我们要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负责,也要对国际社会和全人类负责。我建议各位记者保存这份文件,三年以后大家再翻出来看一看,我们哪些做到了,哪些还有欠缺。

      问:本次会议中提到的25-45%的减排目标是针对发达国家的,如果以后的谈判中制定一个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标准,中国是否会接受?

      于庆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包括两个含义:首先,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不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只要是国际社会的成员,就都有责任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所以责任是共同的。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对此是有充分认识的,我们毫无疑问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同时,责任是有区别的,这也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历史责任,即谁造成目前的问题;第二是各自的能力。比如对一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一百多美元的不发达国家,对他提出非常具体的减排要求是不现实的,因为他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他所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不同国家的能力不同,因此才是有区别的责任。历史责任,现实的发展阶段和能力不同,这就决定了国际社会每一个成员在共同努力中要扮演的角色。在巴厘岛路线图最重要的文件里,对发达国家有明确要求,同时发展中国家也要制定自己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但前提是发达国家要为发展中国家在资金和技术上提供必要支持,使发展中国家具备这个能力。

      问:中国希望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到期后,有一个什么样的理想替代文件?

      于庆泰:《京都议定书》规定第一承诺期到2012年,所谓的双轨制就是要成立两个工作组,一个是《京都议定书》工作组,讨论附件一国家在第一承诺期结束后要做什么;另一个是公约下所有成员都参加的工作组,这个工作组的任务就是要研究如何全面加强公约的实施,包括减缓、适应、资金和技术等。我现在不能预断两年后的谈判结果,但个人认为,两年后应该有一个协议,不同国家类别承担不同义务。目前,中国有两项任务,一是积极参加国际谈判,推动国际谈判取得成功;二是努力敬爱那个自己国内的工作做好。无论国际谈判进行到哪一步,最后有什么结果,我们确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都是要坚决贯彻的。这符合中国人民本身的利益,也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当然如果有更好的国际合作,中国在这方面做的事情可能会更多一些。

      问:有人认为如果2009年之前无法达成协议,就表明《京都议定书》过时了,你对此有何看法?

      于庆泰: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附件一国家承诺义务期是要到2012年,已经承担了义务的国家因为某一个谈判没有取得进展就放弃承诺是不对的。同时,早在2005年就开始了关于2012年以后发达国家的减排谈判。不管谈判进程怎样,附件一国家已经承担的义务应该兑现,同时也应该按照在公约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承诺在2012年以后继续率先减排。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时间:2007-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