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

50多位代表支持申办气候大会

  “50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已经在建议上签字了。”9日,刚刚从新华网做完访谈回到驻地的黄鸣对记者说。尽管还约有其他采访,但谈及他最关心的该话题,这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阳能巨头皇明集团的董事长,还是很高兴地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他所说的建议,是他向大会提交的关于中国申办201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建议。黄鸣直言,这个想法早在他去年12月份参加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时就萌生了。

  想法萌生于哥本哈根

  黄鸣说,这个想法是他在参加去年底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期间萌生的。

  “当时有一个感触,一个全球最大的低碳会议,却在高碳的会议中心召开。”黄鸣说,当时的会议中心,没有多少低碳的元素,“我不服气”。

  而在有“中国太阳谷”之称的德州,即皇明集团总部所在地,人们可以看到很多低碳的元素。例如,他们在德州有一个叫“蔚来城”的新楼盘,大量采用了太阳能热水技术、太阳能遮阳技术、太阳能制冷采暖系统、雨水收集系统、温控玻璃等等环保节能技术。“要知道,这样的建筑,在国外也只是有样板间,还没有大批量进入市场,国外媒体认为,皇明太阳能与建筑技术很雷人”。再如,太阳谷微排国际酒店,是全球首家按照“双五星”(绿色五星和国际五星)标准设计的公园式太阳能主题酒店,酒店应用了全球领先的太阳能集热系统。整个城市里,遍布有太阳能雕塑灯、太阳能路灯、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太阳能草坪灯等。

  由于没有达成各界所期望的有效协议,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被认为是一次失败的会议。从自己的角度看,黄鸣认为,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只是增加了各界的危机感,大家期望最后能达成有利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协议,但之后怎么做,没有给出直观的认识。“只有会议,只有气氛,没有实践。大家大多只停留在说的层面上,至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没有过多提及。”黄鸣说,而德州已经发展为未来绿色城市模板,集可再生能源多方位应用示范及国际会议职能于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会增强大家对未来的信心。“等于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样本,让大家知道已经有人这么做了,而且能告诉别人是怎么做的,正好弥补了哥本哈根的遗憾。”黄鸣说,他当时就认为,气候大会在德州召开再合适不过了。

  同时,黄鸣认为,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受到各方的误解太多,都在说 中 国 是 “ 排 放 大国”,但中国为世界节能减排作出的贡献却很少被人知晓,“举办气候大会是一次排除误解的机会”。

  50多位代表已签名

  今年两会召开之初,黄鸣因带来一份中国申办201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建议,且地点就在山东的德州,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包括不少质疑。

  他在建议中陈述了中国应该申办201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六大理由: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虽无约束性减排指标,但向世界承诺减排力度最大;被誉为“21.5世纪(2050)绿色城市模板”的中国太阳谷,对未来城市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中国用十几年的时间推广太阳能集热器1.3亿平方米,占全球总推广量的76%,覆盖5000万家庭,近2亿人口,创造了可再生能源产业商业推广的世界奇迹,为全球节能减排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继续推动和完善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措施是能源立法和制定中长期能源规划,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体系;缔约方会议每年在各大洲轮流举行,2012年会议的举办应该轮到亚洲;中国为世界的节能减排已经做出、还要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应该向世界彰显“绿色大国”的地位。

  “确实有人对这个建议的可行性提出怀疑,甚至质疑。”黄鸣说,但他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目前已有50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在建议上签名,将联名向大会提交该建议。“当时我们提出要申办‘世界太阳城大会’,也有很多人认为不可能。”黄鸣说,最终德州击败来自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的强劲对手。“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将于今年9月中旬在德州召开,预计到时将有来自全球的300个城市代表团汇聚德州,仅国外就有200个以上,约有包括市长代表团、各类企业、社会组织等在内的2万人到会,共同研讨低碳时代的城市新能源利用问题。

  “我现在不想可能性,要先做,最后可能才有真正的可能性。”黄鸣在谈及其提出的中国申办气候大会的建议时说。

  曾在哥本哈根上演“行为艺术”

  黄鸣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的上述感受,从他的博客里也能看出来。大会召开前后,黄鸣一共在博客里挂出了11篇“哥本哈根黄鸣声音”系列博文。其中两篇的题目是《哥本哈根峰会的中国力量》和《官方的“Talk”与企业的“Act”》。

  他还在哥本哈根组织了一场主题为“Don’tkicktheballtoothers(不要把球踢给别人)”的“哥本哈根国际足球友谊赛”。

  “这是一次行为艺术。”酷爱踢足球的黄鸣说,他当时邀请了不同国家的朋友参加,一方面是为了活跃气氛,为谈判增添趣味和活力。另一方面,他想通过这个行为艺术传达出两个信息,一是不要把球踢给别人,每个组织、每个人都应该主动承担责任,应当合作;二是排放不是气候变化的全部,还有碳的消耗,包括寻找和利用新能源。他还专门在博客里写道:足球场上,为了合作,我们把球“传”给队友;谈判场上,为了地球,我们呼吁不要“踢皮球”。

  这场冠以“国际”名头的纯业余足球友谊赛还有一个小插曲。9日,黄鸣回想起来还津津乐道。他当时一共组织了20多个人,结果一部分人记错了地点,到了另外一个足球场,和黄鸣他们所到的哥本哈根国家体育场有10多公里的距离,由于天已晚,对方赶过来已经来不及了。眼看比赛要“泡汤”,很多人也建议取消得了。正好,球场有一个俱乐部,于是黄鸣临时把他们的队员拉来踢了一起比赛。“定下来的事,就一定要坚持。”

  这场比赛仅场地费就花了1000多欧元,全部是作为组织者的黄鸣出的,“挺值的”。虽然比赛现场没有几个观众来观看,更没有直播,但事后形成了不小的影响,不少网络转载了黄鸣发在博客上的图片。黄鸣在德州的一个球友后来也决定尽量少开车,改骑自行车了。

作者:特派记者 李松 黄强 臧文涛 徐传强
来源:济南时报 
时间:201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