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

波恩联合国气候大会产生系列成果

  编者按

  经过两周的研讨和谈判,第23届联合国气候大会近日在德国波恩落下帷幕。2017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交汇期,波恩气候大会的召开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各国对履约持何种态度?中国将怎样积极参与?本版特推出相关报道,以飨读者。

  1.发展中国家表现抢眼

  波恩联合国气候大会顺利落幕,大会通过了名为“斐济实施动力”的一系列成果,就《巴黎协定》实施涉及的各方面问题形成了平衡的谈判案文,进一步明确了2018年促进性对话的组织方式,通过了加速2020年前气候行动的一系列安排。那么,在每届气候大会上,各缔约方的立场和表现都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今年也不例外。若要给缔约国的减排决心和实际行动排个表现较佳的“红榜”,那么叙利亚应该是位列“红榜”上的一匹黑马。

  据悉,叙利亚代表在本届气候大会开幕的第二天宣布将加入《巴黎协定》。这一决定也使得叙利亚成为第197个签字国。

  2015年,195个国家在巴黎气候大会上通过《巴黎协定》,叙利亚和尼加拉瓜尚不是签字国。两年后,叙利亚还是搭上了《巴黎协定》的末班车。这对于叙利亚目前所处国情而言,做出这一决定并力行减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叙利亚经过几次中东战争,经济贸易等早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再加上尽管中俄反对,但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仍对叙利亚采取一揽子制裁计划。这让叙利亚经济喘不过气来,更使其较难实现减排计划。但叙利亚环境部副部长瓦达·卡特马维在会议期间表示,尽管压力大、困难多,叙利亚会尽快签署加入《巴黎协定》并履行承诺,也呼吁国际社会对其履行承诺予以支持。

  同样在气候大会上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有斐济。德国波恩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的驻地。本次大会主席国为太平洋岛国斐济,受其办会能力所限,所以就回到秘书处所在地举办。

  作为岛屿国家,斐济受到气候变化影响比其他国家更显著,本届大会也将目光投向气候变化对脆弱国家的影响上。同时,斐济宣布将2018年促进性对话称为Talanoa Dialogue。Talanoa Dialogue将围绕全球减排差距、长期减排目标和如何弥补差距三大议题展开讨论。

  此外,斐济总理弗兰克·姆拜尼马拉马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斐济将发行一只规模达5000万美元的“绿色”债券,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这是发展中国家首次采取这种做法。

  2.发达国家仍需努力

  再将眼光投向发达国家,澳大利亚处境略显尴尬。在11月13日举办的关于“华沙损失损害国际机制”联席会议谈判中,澳大利亚主张删除对于保护气候脆弱的国家至关重要的两项条款。在各国积极都减排的浪潮中,澳大利亚政府却逆流而行。此前,澳大利亚批准了印度矿业巨头阿达尼集团在澳大利亚的煤矿项目。参与这个项目的卡尔迈克煤矿紧邻世界上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大堡礁。一旦开矿,不仅会增加碳排放,更会把生态环境脆弱的大堡礁推向更加危险的边缘,此举也给澳大利亚召来质疑声音。

  除了澳大利亚,“东道主”德国也仍需发力。去年在马尔喀什气候大会上,德国提出的气候保护计划明显疲软。同时,其2017年碳排放量不降反升,这让各界人士怀疑德国2020年的减排目标能否实现。

  根据德国能源市场研究组织AG Energiebilanzen(AGEB)测算,相比2016年,德国2017的能源消费总量将会小幅上涨1%左右。今年1月~9月,德国能源需求比去年同期增长约1.9%。按照现在的减排速度,想达到2020年前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40%的既定目标,仍有难度。德国环境部已经意识到目标和现实的差距并警告称,当前运营的燃煤电厂和交通运输中产生的碳排放将使德国难以达到2020年的目标。

  面对质疑声音,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例行视频采访中表示,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肩负着推进环境科技、加大技术投资,并使得清洁技术尽快具有市场竞争力等责任。“这些都是发达国家的责任,也是德国的责任。”她表示,德国将加大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努力,特别是在交通和建筑领域。

  法国总统马克龙承诺为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法国计划到2021年关闭国内所有燃煤电厂,并从2018年起弥补美国停止资助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带来的资金缺口。此外,马克龙还表示法国将于今年12月12日在巴黎组织召开国际气候峰会,动员各方公共与私人资金投入,推动巴黎协定的落实。

  3.各国为中国担当点赞

  在本届气候大会上,“气候传播与公众参与”边会在中国角举行。美国耶鲁大学环境学院气候传播项目主任安东尼教授,介绍了他们最新的美国公众气候变化认知状况调查情况。他认为,调查数据显示出积极信号。尽管从联邦政府层面看,美国政府宣布撤出《巴黎协定》,但从民众层面看,美国公众仍然支持应对气候变化。数据显示,64%的受调查者表示反对美国退岀《巴黎协定》,越来越多的美国公众相信气候变化正在发生并对此表示担忧。

  目前,美国的州、城市和商业界、NGO都积极响应减排的号召。11月11日,美国加州州长布朗和联合国城市和气候变化特使、纽约前市长布隆伯格带领美国部分州、城市和企业共同发布了《美国承诺:我们仍在参与》报告。这份报告详细描述了美国各州、城市和商界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相关的行动以及未来的履约计划,试图向世界证明,美国还是在完成《巴黎协定》设定的减排目标的跑道上。

  相较于美国多元的立场,中国在这次大会上沉稳发力,发挥大国担当。各国系列边会也是本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重头戏之一,中方的表态和影响力格外引人关注,这一点通过会场内各国边会的位置分布也可窥探一二。

  “中国角”的周围分别是德国角、英国角和法国角,因此这一区域的人气颇高。中国角举办边会时,场内常常连站人的地方都没有。本次大会的“中国角”计划组织约30场活动,议题集中在中国有关气候变化领域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以及即将启动的全国统一碳市场。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表示,中国建立碳市场,目的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全社会减排,实现气候行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前,历史数据核查、能力建设、基础设施等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全国碳市场进入审批程序,准备启动。

  欧盟气候行动与能源委员Miguel Arias Canete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是各缔约方共同的责任,碳市场必须在推动低碳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这一行动对世界发出了强有力的信号,并将推动其他国家的减排计划。

  此外,在其他国家角举办的边会上,中国也获得较高的评价。对中国的减排承诺,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奥特马尔·埃登霍费尔充满信心,“尽管制定和推行环保目标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但中国向来在国际社会信守承诺,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目标”。

  回望这届大会,中国收获了不少赞誉,这也意味着:中国不仅需要坚定减排的意志和决心,也需要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总结,从而输出能造福更多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和样本,和他国携手共同赢得减排战役的最终胜利。

  斐济为什么成为大会主席国?

  斐济共和国,简称斐济,是一个太平洋岛国,由332个岛屿组成,其中有106个岛屿有人居住。看过电影《楚门的世界》的观众肯定会对斐济这个国家有着难以磨灭的印象。从小活在真人秀摄影棚而不自知的男主角楚门,在离开人工搭建的世界以后,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就是斐济。的确,斐济就是这样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不过即便如此,处于南太平的这个小岛国依然很难承办将近200个国家近两万人参与的国际会议。为此,UNFCCC秘书处所在城市——德国波恩承接了本次会议。在倡导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政策方面,斐济一直走在世界前沿。

  1. 斐济不仅是第一个批准《巴黎协议》的国家,它还是气候脆弱论坛的43个成员国之一,一直主张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以内。

  2. 2017年,斐济成为第一个加入 Under2 Coalition的发展中岛屿国家。 Under2 Coalition成立于2015年,目标是将全球气温控制在2℃以内。同时,致力于通过减少各自在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基础上的80%~95%,或者到2050年达到人均年排放量少于两吨的目标,来遏制全球变暖。

  3. 2017年10月17日,斐济更成为首个发行绿色主权债券的发展中国家,计划筹集5000万美元用于减缓气候变化。此次,斐济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3次缔约方大会召开前发行绿色主权债券,对于其他国家实现各自气候目标和增强气候韧性以应对气候变化也起到了很好的鼓励作用。

作者:张倩
来源:中国环境报
时间:201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