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动态
曼谷气候谈判上中国专家“亮剑”

  
  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3月31日在泰国曼谷开幕。这次谈判是继去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厘岛路线图”后启动的首轮相关谈判。记者张冬梅专访了参加本轮谈判的中国代表团成员、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邹骥。他介绍了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所作的巨大努力。

  邹骥首先指出, “中国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任何持客观态度的人都会看到中国作出的努力。去年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是一个最重要的努力。这样一个方案的出台,不是简单写一张纸,而是经过了多年的研究酝酿,广泛征求意见,吸收国际经验,这是一个战略性的,对国家经济发展、能源、环境都有深远影响的文件。为此,中国政府下了大力气。”

  根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到2010年中国将努力实现的主要目标包括: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力争使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在一次能源供应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0%左右,努力实现森林覆盖率达到20%等。

  邹骥表示,中国在环境政策执行方面实行了严格标准,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努力是实实在在的,同时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即便是中国现在面临着通货膨胀的问题,总体上应当实行紧缩政策,减少政府的支出,但是,中国政府减少了其他方面的支出,在节能减排方面、环境保护方面的支出没有减少,还在增加。这些都表明中国政府是实实在在地采取了行动。就国际的水平来看,我不认为中国比欧盟国家的政府,比美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采取的政策少。”

  邹骥同时指出,目前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还存在诸多困难,首先是公众意识有待提高,如果全民的环境意识都很高,很多政策就能落到实处,阻力也会小得多。他说,除了公众意识,中国在解决环境问题的技术和资金方面也面临着一些困难:“我们在技术上有些方面还是没有办法,我们希望发达国家能转让先进技术,还并不那么容易。他们并不是痛痛快快地愿意把技术给你。另外在资金上也有一定困难。我们国家这么大,13亿人口,这么多地方要花钱,家大业大,农民收入要改善,农村的路要修,农民的安全饮用水问题,修铁路修电厂,修公路给老百姓盖房子,给低收入者补贴,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教育都要花钱。所以我们资金还是有缺口的。”

  邹骥说,中国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时遭遇的困难恰恰说明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而这些发展中的困难将随着中国的发展而逐步得到解决。

 

作者:张冬梅
来源:国际在线
时间:2008-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