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动态
温室效应令日本蝴蝶北迁(2002.07.05)

温室效应令日本蝴蝶北迁

  近年来,日本很多蝴蝶的分布区域都在向北迁移,较大个体的凤蝶、小一些的岘蝶当中都有向北迁移的品种。促使它们北上的原因让人费解,比如,风和日暖的5月往往是它们活跃于花丛中的季节,在这种时候向北迁移尤其不可思议。2000年8月的一个下午,有人在琦玉县遇到了几只又黑又大的蝴蝶,这种原产九州的长崎凤蝶出现在向北相隔几个县的琦玉县,堪称蝴蝶北移距离上的纪录。战前,长崎凤蝶是分布在日本南部九州的一个品种,蝴蝶研究专家、九州大学名誉教授白水隆认为:原以为它们分布区域的扩展只是到本州为止,没想到后来从更北边的地方又不断传来观察报告。

  “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在日本关西地区,2000年它们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展到了关东,而越冬地则北移到了神奈川县,再往北到了东京也不时会有发现,真不知道下一次还要北移到什么地方?”很多昆虫爱好者都抱有这样的疑问。蝴蝶之所以向北迁移,最大因素就是温室化效应。

  位于日本北方山梨县的环境科学研究所的专家,去年调查了长崎凤蝶北部越冬界限附近地区不同年代的气温变化,结果令人吃惊,年平均都在14.5℃至16.3℃之间。一路北上到同样温度条件的地方,结果发现随着温室化的进展它们分布的区域逐渐扩展。如今,九州地区引人注目的是蛱蝶,20世纪70年代,只是在南方的宫崎和鹿儿岛两地发现过这一品种,2000年,九州北端的福冈首次发现了它们的生息地。环境模拟表明,年平均温度比现在再升高1度,它们的生息地就会进一步扩展到大阪、神户乃至东京一带。日本其他地区蝴蝶的生息地也在大量北移。总之,有关温室效应的话题越来越突出,在20世纪的欧洲,也有很多有关蝴蝶分布区域北移的报告。

  蝴蝶栖息地的北移除了温室效应的影响之外,可供幼虫食用的植物的增加也是原因之一。黑斑豹纹蝶的幼虫吃三色紫罗兰等紫花地丁类花草的叶子;紫燕蝶幼虫吃常绿的栎树叶,这些植物在花坛、公园的大量引种,也会招致各类蝴蝶栖息范围的扩展。柑橘园的果农因销路不畅而放弃经营,农药喷洒随之终止,于是长崎凤蝶也得以迅速繁殖,所以,蝴蝶的数量很快增加。

  在蝴蝶以外引起人们关心的还有其他昆虫的北上。有一种原产台湾的蜻蜓近来出现在神户、大阪等地;为害椰子的一种象虫大量出现在椰子并不多见的九州一带,还有,疟蚊、热带斑蚊的生息地如果也这样向外扩展,经各种传媒扩散的疟疾、登革热的流行也将在所难免。日本环境省在其发布的《地球温暖化对日本的影响·2001》这一报告中指出了南方昆虫北上的倾向,并警告说,高山寒冷地带生息的昆虫短时间内适应不了这种温度变化,正面临灭绝的威胁。温室化的发展在昆虫研究上正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值得注意的是蝴蝶发生的这些变化的背后,还有更多昆虫的生息范围的扩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种群消失,这是更需要关注的问题。

  科技之光 2002.07.05 

时间:2002-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