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

全国人大代表围绕提升城镇化质量建言献策

  全国"两会"期间,城镇化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我国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期

  根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51.27%,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环保厅副厅长钟勤建说,2003年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期。数据显示,2002年~2011年,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认为,在经历了60多年的曲折发展历程后,城镇化如今正面临一个更加高速、永续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城市发展中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代表们普遍认为,我国城镇化质量不高,城市发展中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还十分突出。

  "这些成绩是依靠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为基本特征的外延扩张方式取得的。"钟勤建强调。

  钟勤建指出,发达国家在此阶段出现的城市环境问题将在我国集中出现,以末端控制为主要手段的城市环境保护已不能阻止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显现。

  钟勤建解释说,城镇垃圾产生量以每年近10%的速度增长,生活污水排放量以每年5.2%的速度增长。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扩张的低效率牺牲了环境承载的容量,发展的高消耗挑战着环境承载的底限。

  孟伟从交通与环境的角度指出了城镇化的问题。他说,道路交通不畅导致机动车排放更大量的污染物,PM2.5和臭氧等二次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公众健康。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环保厅厅长缪学刚指出,带有长远性、根本性的问题是没有充分考虑水和大气污染防治。雨污分离还没有完全做到,污水还没有全部收集。

  多位代表从各自专业领域提出建议

  指出问题的同时,代表们也积极从专业领域建言献策。

  缪学刚说,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在城市规划里也没有考虑到。"许多新兴城市在城市密度、风向、区位、产业布局、交通设计等问题上都还来得及思考和调整,城市规划要重新设计。"

  孟伟指出,城镇化必须考虑环境和交通的承载能力。应提升发展理念,坚持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建设适应新时期发展对城镇环境需求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机动车污染控制体系。

  "对城镇化绿色发展,必须像对粮食保障和食品安全、治安、就业等问题所采取的态度一样,给予高度的重视。"孟伟强调。

  钟勤建建议,走可持续城镇化发展道路。要全面实施对地级以上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环评,构建城市资源内循环系统,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和循环利用,将环保功能纳入城市公共产品提供和管理过程。

  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长张庆军从城市布局的角度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让人口在大中小城市间合理分布。综合考虑城市群地区的功能,让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有机融合。

作者:黄婷婷
来源:中国环境报
时间:201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