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进展 > 贵州
遵义市低碳试点工作初步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遵义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探索一条西部经济欠发达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41号)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2012〕3760号)的要求,制定遵义市开展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工作的初步方案。

  一、基础条件

  (一)基本市情

  遵义因“遵义会议” 彪炳史册,酿造“茅台酒”名扬中外,1984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遵义地处贵州省北部,面积30762平方公里,辖2区2市10县和新蒲新区,年平均气温15.1℃,森林覆盖率48.6%。

  2010年,全市总人口764万人,中心城区人口近110万人,城镇化率35% 。全市GDP909亿元,人均GDP1.47万元,财政总收入14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1.8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25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15279元、4207元。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遵义市地处经济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上与国内其他发达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近年来遵义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以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型社会,取得了一定成果。一是经济加快增长。遵义市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9亿元(2005可比价为719亿元),为2005年生产总值的1.85倍,年均增长13.1%。人均GDP14650元。二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05年的21.7︰40.4︰37.9调整到2010年的15.4︰40.5︰44.1,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了6.3个百分点。三是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2010年全市城镇化率为35%,比2005年提高6.8个百分点,常住人口613万人。

  (三)能源消费现状

  遵义市具有水煤互济的能源供给优势,2010年全市电力装机容量656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174万千瓦、水电装机482万千瓦,2010年发电量187.93亿度,火力发电量96.98亿度、水力发电量100.95亿度。一次能源生产总量1384.15万吨标准煤,原煤占74.4%、水电占25.6%。

  遵义市仍处于重化工业化阶段。2010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为1258.26万吨标准煤,其中:第一产业23.49万吨标准煤、第二产业683.81万吨标准煤、第三产业329.31万吨标准煤、生活消费221.65万吨标准煤,四项能源消费比例为1.9︰54.3︰26.2︰17.6。一次化石能源消费量906万吨标准煤。能源终端消费1151.49万吨标准煤,其中原煤、天然气、电力的比重为30.3︰4.2︰45.2。

  工业行业仍是能源消费的主要领域,2010年工业能源消费总量668.38万吨标准煤,占全部能源消费总量的53.1%。全市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543个,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数量83家,规模以上工业等价能源消费量为521.5万吨标准煤,当量能源消费量为515.7万吨标准煤。

  2010年全市单位GDP综合能源消耗为1.755吨标准煤/万元(2005年可比价计算),低于全省2.248吨标煤/万元的平均水平,是国家同期单位能耗1.034吨标准煤/万元的1.7倍,具有产业调整空间和技术升级余地,低碳发展具有后发优势和竞争力。

  (四)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构成

  据估算,2010年遵义市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2237万吨,其中煤炭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1795万吨,石油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340万吨,天然气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102万吨,煤炭、石油、天然气三类一次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例为80.2︰15.2︰4.6。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约3.11吨/万元(按2005年可比价计算),人均碳排放强度3.6吨/人(按常住人口计算)。主要碳排放源来自于工业部门,其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比达到50%以上。

主要耗能产业能耗及碳排放指标表

产业

产值(万元)

能耗(万吨标煤)

碳排放量(万吨)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717172

18.25

45.5

饮料制造业

2074696

16.18

40.3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312121

65.45

163.2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422726

106.79

266.2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579365

55.64

138.7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403502

41.11

102.5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092351

183.38

457.2


  (五)低碳发展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是建立了相关工作机制。成立了遵义市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将与低碳发展紧密相关的节能减排、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内容作为专章写入《遵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了《遵义市低碳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了《遵义市“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二是推进结构调整。遵义以旅游、会展、物流和金融业为主的服务业快速发展,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88.85亿元,是2005年的2.64倍,增速超过经济增长水平。积极发展风电等新能源,习水、正安、遵义三县已完成风速测定工作,风电项目已上报待核准。三是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强化对年耗标煤5000吨及以上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监管,加大节能资金投入,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加快节能技术研发推广,建立健全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十一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钢铁161.1万吨、水泥114.4万吨、铁合金4.1万吨、造纸0.3万吨。四是探索发展循环经济。以遵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充分利用铝液直供优势,大力发展铝加工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黔北铝工业基地。以茅台酒集团、赤天化等企业为重点,抓好循环经济试点示范,积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抓好拉法基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南方嘉木食品有限公司5000吨/年茶籽油加工、百花医药股份有限公司6万吨/年中药渣减排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项目实施,加快发展以“三废”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环保产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五是推广农村清洁能源利用。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46.23万口,大型沼气工程6处,农村小水电代燃料2000千瓦。六是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实施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十一五”累计建造林面积260万亩,石漠化治理面积277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达到48.56%。

  (六)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升级改造任务艰巨。遵义市三次产业结构中仍以二产为主体,第三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低,近年第三产业占比呈下降趋势。二产中重化工业占比仍然较大,六大高耗能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35%。工业园区企业产业链条短,产业关联度低,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遵义铁合金、遵义钢绳厂、遵义钛厂、遵义铝厂等老企业升级改造压力大,结构调整和升级改造任务十分艰巨。二是能源优化调整空间有限。遵义煤炭资源丰富,基础储量68.8亿吨,是贵州省三大产煤市之一,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原煤占比达到70%以上,能源消费以原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我市水电开发基本饱和,新增水电装机容量有限,风能资源短期内规模化有效利用和生物质能源规模化利用难度大。三是低碳发展融资能力较弱。遵义市地方财力较弱,财政性资金对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投入能力不足,资金投入主要依靠企业自筹,引导社会资金积极投入的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化融资模式以及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节能减排资金缺口大。金融机构适合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传统信贷管理模式有待创新,对各类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社会捐赠和国际援助资金的利用不足。四是低碳发展监管体系滞后。遵义市适应低碳发展的配套法律、法规尚需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监察监管能力较弱,执法监督、责任考核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企业、机关及全社会节能减排意识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开展低碳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两型”社会和低碳城市为目标,以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为载体,以产业结构调整、降低单位综合能耗和提高碳生产力为核心,探索完善促进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结合遵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实施,逐步走出一条符合遵义实际,具有遵义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二)基本原则

  坚持节能减排,低碳发展;

  坚持立足市情,发挥优势;

  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

  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坚持科技进步,探索创新。

  (三)发展目标

  通过开展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遵义市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发展质量提高,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均得到进一步优化。按2005年不变价计算,到2015年,力争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22%以上,达到2.33吨二氧化碳/万元,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强度比2010年下降20%以上,达到1.4吨标准煤/万元,第三产业比重稳定在42%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50%。基本形成低碳发展体制机制,促进低碳发展的先进适用技术及科技成果应用规模不断扩大,资源型产业向精深加工延伸,可再生能源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形成促进低碳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到2020年,力争实现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55%以上,达到1.78吨二氧化碳/万元,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到47%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55%,形成较为完善的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和较为成熟的低碳发展技术开发、人力资源、资金投入模式;绿色低碳模式主导产业发展,形成以矿产资源为基础的从资源开发到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一体化的产业形态,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提高,碳排放强度大幅度下降;森林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形成具有遵义特色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特色城市。

  力争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至1.107吨二氧化碳/万元,比2005年下降70%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大力推动服务业发展

  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低碳发展的战略重点,依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带动服务业加快发展壮大,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技术提升改造传统服务业,发展会展、物流、金融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新兴服务业。调整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培育形成一批新兴服务业和服务业创新示范区,推进服务业在总量、结构、业态、层次上取得重大突破。

  (二)努力降低产业单位碳排放强度

  改造提升资源型产业,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推广节能低碳技术等措施,促进传统工业低碳化。加快发展白酒、制茶、制药和特色食品加工等轻工业,提高轻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推进产业集群化、集约化发展,实施一批循环经济园区改造,提高能源、资源使用率和产出率。积极培育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型电子、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技术、动漫等新兴产业。

  (三)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加快水能、地热、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四)推进重点领域低碳示范

  制定工作计划方案,实施遵义市低碳交通、绿色建筑、低碳城镇和社区等领域示范项目,引导全社会建立积极、健康的低碳生活方式。大力宣传先进经验、推广先进典型。

  (五)建设绿色宜居遵义

  加强遵义森林资源管理,加强野生动植物及绿地资源保护。加大生态公益林建设及保护资金投入,稳步提升森林覆盖率和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六)建立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统计监测、考核管理体系

  制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工作方案和分工考核管理办法,建立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费台账管理,开展能源定期统计工作。开展对标活动,强化执行能源标准和相关政策的落实。

  (七)创新低碳发展机制

  制定完善低碳发展的生态补偿机制,增加森林覆盖率和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等指标在生态补偿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探索低碳发展指标体系,使其在评估、考核中切实发挥作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增效。探索环境交易机制,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助推绿色低碳发展。出台鼓励低碳消费的相关政策,完善低碳发展内涵。

  四、重点行动

  (一)大力推动服务业发展

  1、发展文化产业。依托特色文化品牌,拓展文化消费市场;以文化旅游、会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艺娱乐、体育健身、会展文化创意等产业为重点,加快传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以数字网络、文化创意、动漫为重点,积极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围绕长征文化、国酒文化、茶文化和民族、地域特色文化,以企业为主体,规划建设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推动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集群。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牵头单位:市文化广播体育局;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旅游局)

  2、做强旅游业。大力开发特色旅游资源,提升“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国酒茅台”、“丹霞遗产”、“中国茶海”、“仡佬之源”六大品牌,重点打造以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关战役等为代表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以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独特景观为代表的自然风光旅游产品体系,以海龙囤古军事城堡、沙滩文化等为代表的地域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以国酒茅台等为代表的工业旅游产品体系,以避暑度假、温泉休闲等为代表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以农业观光体验、特色餐饮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加快实施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纪念地、娄山关战斗遗址、海龙囤古军事城堡、赤水风景名胜区、习水土城古镇等重点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游客量达到50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00亿元以上,年均分别增长25%和30%以上,力争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把遵义建设成为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牵头单位:市旅游局;配合单位:市文化广播体育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

  3、发展会展业。继续办好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等重点节会,积极筹办茅台酒荣获巴拿马金奖100周年大会、旅游发展大会等,推进文化旅游与会展经济融合发展。加快会展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培育会展企业及展会服务、设计、咨询、广告等行业发展,壮大会展经济。(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旅游局、市城管局、市住建局)

  4、发展物流业。发挥黔渝经济连结带的区位优势,依托渝黔快铁交通枢纽结点和产业集聚区,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大力发展运输、仓储、配送业,加快把遵义建成区域性物流枢纽。建成董公寺、忠深、南宫山、龙坑、新舟等物流园区,加快推进县城超市和配送中心以及乡镇、村连锁农家店等流通网络建设。加快建设物流信息平台,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提升物流业规模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牵头单位:市交通局;配合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工业能源委)

  (二)降低单位产业增加值碳排放强度

  1、推进传统工业低碳化。全面启动实施中心城区老工业企业整体搬迁改造,加快推进遵义钛厂、遵义铁合金厂、遵义开磷碱厂、遵义钢绳厂等坐落在城市生活区的企业整体搬迁改造前期工作,实现退城进园,着力提高搬迁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产业集聚度和资源循环利用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十二五”期间在火力发电、钢铁、铁合金、电解铝、水泥等行业实现淘汰落后生产能力500万吨以上。积极推进重点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在我市实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的34家工业企业中开展能源审计,深入挖掘主要生产装置能耗潜力,重点推进万家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工程,从源头减少废弃物的产生。(牵头单位:市工业能源委;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质监局)

  2、大力发展轻型化产业。烟酒茶药食品加工为重点的轻工业增速快于经济发展水平和重工业发展水平,轻工业产值在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65%以上,实现结构性减排。编制实施《遵义市赤水河流域经典酱香白酒产业发展规划》,形成赤水河300里白酒产业走廊,支持茅台集团实施每年新增2600吨茅台酒技改工程,大力扶持习酒、董酒、珍酒、鸭溪窖、湄窖、国台、酒中酒等地方传统优势酒业及新兴酒业加快发展,形成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的支柱产业。巩固提升优质烤烟基地,支持遵义卷烟厂扩能技改,增加中高档烟生产配额,打造“遵义名烟基地” ,实现“两烟”产业综合收入150亿元以上。建成260万亩茶叶基地,大力培育优质茶叶品牌,提升茶叶种植加工标准化生产水平,扶持茶叶加工龙头企业技术改造,扩大精制茶生产规模,开发生产超微茶粉、茶饮料、茶多酚、茶籽油等产品,力争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依托特色农产品基地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粮、油、辣椒、山野菜、畜禽、干果等特色食品加工业,提升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重点的“遵义特产”品牌,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牵头单位:市工业能源委;配合单位:市农委、市科技局、市发改委)

  3、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依托军工基地技术、人才优势,大力发展机电整机产品、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摩托车零部件,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做大做强国家火炬计划遵义航天军转民(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形成1000亿元的产业规模。加强科技创新,强化政策支持,积极培育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型电子、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技术、动漫等新兴产业,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对高技术产业发展扶持,支持重点产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培育提升高技术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创新能力和孵化能力。“十二五”期间,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以上,逐步形成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工业能源委、市发改委)

  4、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推进遵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遵义(重庆)IT园区、赤水河名酒工业园、湄潭凤冈食品工业园和汇川高新机电园区等低碳园区建设。统一进行园区规划、环评等企业入园发展前置条件,统筹园区土地、厂房、能源、信息等要素资源和路、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合理设置园区准入条件,制定鼓励入园发展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和推动低炭产业和优势企业向园区集中,延长上下游配套产业链,逐步形成核心企业—配套企业—生产性服务企业紧密链接的工业园区,减少相关能源资源消耗。(牵头单位:市工业能源委;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农委,市科技局,市规划局)

  5、发展低碳农业。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质量效益为导向,通过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化肥缓释、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控制化肥施用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大力发展茶叶、中药材、竹业、辣椒、红粱、商品蔬菜、生态畜牧业、干果等特色产业,推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加快农业工业化步伐,提升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到2015年,全市茶园面积达到150万亩,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100万亩,新增竹基地30万亩,优质辣椒种植面积200万亩,红粱种植规模100万亩,商品蔬菜150万亩,干果面积达到100万亩,畜牧渔业产值达到115亿元以上。(牵头单位:市农委;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水利局)

  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大力推进遵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化改造工程,统筹规划构建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组织实施好循环化改造关键补链项目和园区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加强企业之间产品、副产品或废弃物的相互利用。积极抓好赤天化纸业、茅台酒集团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桐梓煤化工、绥阳煤电化、务正道煤电铝等循环经济产业化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能源、化工、原材料等资源型产业的更新改造和转型升级,着力培育和发展接续产业。推进粉煤灰、煤矸石、废旧家电、建筑弃渣、城市垃圾等废弃物的综合再利用,逐步形成全社会的资源大循环、企业间链接循环、企业内部循环的循环经济体系。(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工业能源委,市商务局,市城管局)

  (三)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1、加快推进乌江、芙蓉江、洪渡河和桐梓河干流规划梯级水电站开发建设,到2015年,新增水电装机容量50万千瓦。(牵头单位:市水利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

  2、大力发展新能源,支持梅岭化工电池提升生产能力,推进甲醇、二甲醚基气化替代燃料项目,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及余热余压发电、瓦斯和煤层气发电,其中风力发电装机达到160万千瓦,利用农林废弃物生物质能发电达到12万千瓦。(牵头单位:市工业能源委;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农委)

  3、加强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维护,减少农村燃煤消耗,力争农村户用沼气池达到60万户以上;以现代生态农业规模化养殖企业建设为重点,加快大、中型沼气池的建设,提高生物质能在农村生产、生活用能中的比例。(牵头单位:市农委;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林业局)

  4、实施天然气输气管网系统建设。依托中卫至贵阳天然气管道建设,基本建成市内天然气输送管道支线网络和储存设施,配套完善天然气门站、母站、子站、入户管网、CNG加气站等设施,促进城市天然气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到2015年,城镇居民用户燃气普及率达到70%以上。(牵头单位:市城管局;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工能委,市规划局)

  (四)推进重点领域低碳示范

  1、构建低碳城市交通系统。在编制城市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城市规划中体现低碳理念,优化城市布局规划。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推进中心城区轨道交通规划编制工作,力争“十三五”时期启动轨道交通线建设,加强公交换乘枢纽建设,合理增设公交线路,加快城市公交向郊区延伸。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型车辆,更换淘汰老旧客运公共车辆,加快城市公交使用液化天然气、醇类等清洁燃料,到2015年中心城区公交车全面使用清洁能源驱动。加强充气站、充电桩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提升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水平,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率先运用智能交通系统,建立专业的智能调度平台,实现调度监控、调度管理的科学化和车辆管理运营的现代化,确保交通清洁化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加快建成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的新蒲新区开发建设,合理配置商业、教育、医疗、养老及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缓解老城区人口、交通压力,有效减少城市道路交通的能源需求。(牵头单位:市交通局;配合部门:市城管局,市规划局,市住建局)

  2、推进建筑节能。积极推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编制我市“十二五”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规划,组织仁怀市茅台镇申报全国绿色小城镇示范镇,开展茅台镇低碳试点。推广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粉煤灰砖、工业废渣制砖和空心砖,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以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为重要抓手,结合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情况,积极推动我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加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对大型公共建筑和党政机关办公楼逐步推进节能改造,实施遵义市住建局、遵义医院等一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程。推广使用建筑节能新技术材料和节能型灯具、电器等节能产品。充分利用自然光、自然风,减少使用人式空调制冷和供暖负荷,加强热、电、水的计量和调节控制。(牵头单位:市住建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

  3、促进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试点,初步建立分类回收、密闭运输、集中处理体系。实施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水泥窑协同处置工程,到2015年,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日处理量达到1200吨,减量化达到90%以上。做好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工作,规范城市餐厨垃圾管理,回收餐厨废弃油脂生产生物柴油,建成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装置,实现中心城区日处理餐厨垃圾120吨目标。(牵头单位:市城管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业能源委,市环保局,市农委,市食药监局,市卫生局)

  4、倡导低碳方式。加强低碳宣传,引导工业、商业节能,倡导市民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形成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良好氛围。鼓励市民尽量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引导市民实行住房节能装修,倡导减少过度包装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市低碳小组成员单位)

  (五)建设绿色宜居遵义

  实施贵州省水利生态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规划,加强城市林带、绿地资源保护,增加城市林带生态公益林建设投入,不断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植树造林等工程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达到55%左右,增加森林碳汇水平;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全面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加大坡耕地整治,基本遏制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扩展趋势。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综合治理,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限制开发区域的保护力度。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制定实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启动国家级生态市创建工作。实施“十二五”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保障设施正常运行,提高污水垃圾处理水平,减少污染排放。(牵头单位:市环保局,市城管局;配合部门:市林业局,市发改委,市水利局,市农委)

  (六)建立温室气体排放能源统计监测和考核管理体系

  1、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监测体系和目标分解体系。构建地方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和核算工作体系,编制全市2005年和2010年温室气体清单,开展年度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工作。加强人员培训,完善有关温室气体排放统计工作。根据县(区、市)和行业部门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科学分解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任务。(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部门:市统计局,市气象局)

  2、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考核制度。按年度制订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和实施方案,并由市人民政府与各责任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分解落实考核指标。严格目标责任考核。(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部门:市统计局)

  3、强化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管理。对重点区域、行业和企业加强节能管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对不达标的耗能企业实施强制性关停,到2015年全市力争淘汰落后产能300万吨以上。强化年耗标煤5000吨及以上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监管,加强用能监测,督促企业建立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费的台帐记录,完善用能制度,实现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推进能源标准和政策落实,开展能效标识、能源审计和能源度量等工作,实施对标活动,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与企业信用等级挂钩。推动能源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扩大工业尾气发电、水泥行业余热发电规模。推进电网改造,降低线损率,提高输配电设施效率。(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部门:市工业能源委,市环保局,市质监局)

  (七)创新低碳发展机制

  1、建立低碳发展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市场化补偿责任主体,创新生态补偿方式、提高补偿额度,综合利用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手段,丰富低碳发展形式。(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2、探索市场机制。利用国际国内两个环境和碳交易市场,挖掘水力发电、风电、农村户用沼气、煤层气、碳汇林、节能省柴炉等特色交易项目,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研究重点行业、企业排放权合理分配的方案。(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工业能源委,市水利局,市农委,市林业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设立遵义低碳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审核低碳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和重大项目、示范试点单位管理制度,推进低碳城市建设。

  (二)开发人才资源

  建立遵义低碳发展专家库,组织专家及时咨询,研究解决遵义市低碳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人才优势,培养建设一批低碳科研团队,重点依托遵义师范学院,建立低碳试点人才培养和能力培训基地,服务遵义低碳发展。

  (三)发挥财税政策引导作用

  对低碳发展的重大项目和科技、产业化示范项目采取引导、激励、奖励或贴息贷款等方式给予支持,拓展融资渠道,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吸引社会各界资金投入低碳经济工作,将科技风险投资引入低碳经济领域。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引导企业加大对低碳经济领域技术研发的投入。

  (四)完善政策机制

  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监测和分解考核体系,制定低碳发展评估、认定和考核办法,建立有助于促进低碳发展相关工作的信息反馈机制,加强跟踪和适时考评,对低碳发展重点项目和工作方案的落实情况实行动态管理。

  六、工作安排

  (一)启动阶段(2012年)

  成立试点工作领导机构,编制完成试点方案,确定一批低碳发展试点领域和范围,完善有关工作机制度,召开遵义市低碳试点工作启动会议。

  (二)实施阶段(2013-2015年)

  编制完成低碳试点研究课题,开展低碳园区、校园、企业、社区试点,实施低碳发展重点行动,探索制定有关促进低碳发展的政策意见。

  (三)深化阶段(2016年)

  通过示范建设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促进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继续深入推进低碳发展重点行动,对遵义开展低碳试点工作进行全面评估,为开展好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础。

  附件1:遵义市2010年基础数据及碳排放峰值初步分析
  附件2:遵义市低碳试点重点项目表
来源:遵义市发展改革委
时间:201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