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动态
科技部刘燕华副部长在“气候变化与科技创新国际论坛”闭幕式上的总结发言


科学技术部 刘燕华副部长
2008年4月25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感谢各位分论坛主席的总结报告。

  在与会各位来宾和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会议按照计划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我现在代表论坛组委会,对论坛做一简要总结。

  本次论坛是联合国2007年12月召开的巴厘岛会议上达成了巴厘路线图这个背景下,举行的一次重要气候变化国际会议。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大规模、高级别的气候变化国际会议。来自近3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组织的官员和专家以及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共600多人参加了本次论坛。是一次气候变化国际盛会。

  中国国务院刘延东国务委员亲切接见了出席会议的部分中外来宾,介绍了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做的努力,表达了中国政府愿意与国际社会一道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政治意愿,强调了依靠科学技术进步、重视科技研发和技术转让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万钢部长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开幕辞,万钢部长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所做的科技部署和成就,以及中国在未来将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科技工作的设想,同时呼吁世界各国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全面提升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水平。国家发改委解振华副主任介绍了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政策和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效,同时提出了旨在加强国际技术转让体制建设的“技术转让倡议”。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以及中外政府高级官员、有关国际组织高级代表出席大会并发表了重要演讲,这些演讲充分反映了各国和国际组织采取了积极的政策和行动应对气候变化;表达了加强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促进科技开发、技术扩散和技术转让、推动保护气候国际进程的政治愿意;提出了许多加强气候变化领域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我对大家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并行召开的五个分论坛,涵盖了气候变化科学问题,减缓、适应、技术、资金与市场机制等气候变化领域主要关键问题。与会代表围绕气候变化的成因及影响、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与政策、气候变化技术创新的作用及技术转让机制、建立有效的资金筹措机制、有效发挥市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等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观点和建议,取得了许多共识和成果。

  碳平衡与绿色奥运主题论坛介绍了为实现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目标,各有关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有关专家还介绍了为实现北京奥运碳平衡需要采取的措施。北京奥运会将不仅为是一届高水平的奥运会,还将是一届体现保护气候的奥运会。

  总结起来,我们可以认为,论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成果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提高了国际社会采取积极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意愿。论坛开幕式、高层论坛及分论坛的发言,都表达了采取积极行动、加强国际合作、保护全球气候的共同的政治意愿。这种意愿是形成全球保护气候行动的政治基础。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本次论坛进一步提高了这样的政治意愿。

  第二、明确了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关键作用。论坛与会者充分讨论了气候变化的成因、气候变化模拟和气候变化影响等基础科学问题,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分析了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开发先进核能技术、研发碳捕集和封存等低碳技术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潜力、障碍及克服障碍的途径,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需要进一步开发的重大技术领域;分析了农业、林业、水资源、海岸带等领域可能遭受的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可能采取的适应技术和措施以及需要进一步开发的重大技术。这些讨论充分表明了只有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才能够全面提升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和水平,体现了本次论坛的主题“依靠科技创新应对气候变化”。

  第三、探讨了推动气候友好技术转让的国际机制,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建议。论坛对如何有效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水平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者提出了很多促进技术转让的建设性建议。其中,中国提出了“技术转让倡议”。所提出的建议包括对技术转让做出机制性安排如建立技术转让国际常设机构、为实现技术转让提供稳定和充足的资金保障、充分发挥公共部门和私营机构的作用、充分发挥政府政策指导作用和利用市场力量的作用等。我们希望这些建设性的建议,能够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在组织的关于技术转让的讨论提供有益的帮助和积极的贡献。

  第四、表达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强烈愿望。论坛探讨了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潜力,表明现有的科技成果如果能够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将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大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是促进科技成果在全球得到广泛扩散和应用的重要途径。很多与会者表达了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快速提高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水平、形成互利共赢的国际科技合作机制的强烈愿望。

  第五、增进了理解和共识,促进了合作。论坛与会代表通过会上和会下的坦诚交流,增进了对气候变化科学问题、对有关国家气候变化政策和立场的认识和了解。这种认识和了解对于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和交流、增进互信关系,从而推动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关系,将发挥有益的作用。

  第六、论坛提高了公众保护气候意识。中国及境外媒体对这次论坛做了大量的报道,媒体报道的信息,将有助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大众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的科学和技术发展水平、更好地了解各国和国际组织的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将有助于公众提高保护气候的意识。这将是论坛的一个额外的收获和成果。

  以上是我对本次论坛做的总结。我们将在这个总结的基础上,将本次论坛讨论的内容和成果以论坛公报的形式在会后向公众发布。

  我们期待着本次论坛的这些成果能够为国际社会推进保护全会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能够为全球的气候变化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起到推动作用,也能够为中国的气候变化保护行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女士们,先生们,

  两天的论坛,成果丰富,意义重大。这是论坛主办机构和参加论坛的所有代表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大家聪明才智的结晶。在论坛即将闭幕之际,我谨代表论坛组委会,向所有参加会议的代表,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谢谢大家!
 

来源:科技部门户网站
时间:2008-05-09